有一天,一個15個月月齡男孩的保姆滿臉憂愁地來找筆者。她說,她的孩子突然往墻上撞腦袋,真不知怎么辦才好。這位保姆懂得一定的育兒知識,也能揣摩孩子的心思。她說:"有一天,看到孩子把玩具放到嘴里,我就讓他把玩具拿出來。沒想到孩子突然把腦袋撞在墻上,一次又一次不停地撞。剛開始我還以為是孩子起了痙攣,嚇了一大跳,簡直不知所措。后來我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是故意把腦袋撞到墻上的。這是為什么?到底怎么回事?
孩子無緣無故地把腦袋撞到墻上或地板上,保姆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,是不是很嚴重?實際上,沒有必要想得太可怕。滿6個月至4周歲的孩子身上,發(fā)生這樣的事情是很正常的。這時期的孩子不會進行合理思考,也不懂得如何表達情感,只能采取這種方式。但話又說回來,往地板或墻上撞腦袋畢竟是危險行為,所以,我們有必要了解具體原因。
為了穩(wěn)定情緒,緩和緊張心情,有時孩子會把腦袋撞到墻上或地板上。剛開始你可能并不了解,但是看到孩子睡覺之前有節(jié)奏地晃動腦袋,或想到我們坐在安樂椅上前后搖晃時舒服的感覺,你就能明白孩子的所作所為。其實,孩子也是在撞擊過程中感受一種節(jié)奏感,這種節(jié)奏感有利于孩子穩(wěn)定情緒,讓他們感到心情舒暢。
就算孩子能得到穩(wěn)定感,對孩子撞腦袋的行為,保姆也是不能放任自流的。那么,有沒有更好的對策呢?簡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利用一定節(jié)奏的拍子。保姆可以打開音箱,讓孩子伴隨音樂拍拍手,也可以教孩子用手拍打節(jié)拍,還可以買一個打洋鼓的布娃娃,或者把學鋼琴時幫助打拍子的節(jié)拍器放到臥室里,讓孩子邊聽節(jié)拍邊休息,都有一定幫助。另外,加大孩子白天的運動量,這樣,筋疲力盡的孩子一到晚上馬上會進人夢鄉(xiāng)。
把腦袋撞到墻上或地板上的行為看起來危險,也讓人擔憂,所以應該馬上制止。但是,如同孩子在不安或緊張時情不自禁地吮自 己的手指頭,以緩和緊張情緒一樣,這種行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鎮(zhèn) 定作用。所以,從某種角度講,這種行為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,不 能一概認為是不好的行為。
|